戏曲人生?戏曲人生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关于戏曲人生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戏曲人生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京剧界历史上,艾金梅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京剧界历史上,李玉声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戏曲人生是什么意思京剧界历史上,张慧芳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京剧界历史上,京剧名家陈淑芳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京剧界历史上,艾金梅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艾金梅老师,有名京剧演

大家好,关于戏曲人生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戏曲人生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京剧界历史上,艾金梅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2. 京剧界历史上,李玉声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3. 戏曲人生是什么意思
  4. 京剧界历史上,张慧芳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5. 京剧界历史上,京剧名家陈淑芳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京剧界历史上,艾金梅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艾金梅老师,有名京剧演员、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当时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副校长,大闹天宫时哪吒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京剧武旦。

话说当时“艾校长”这个称呼听起来有些陌生,因为艾金梅之前呢,是江苏省京剧院的主要演员了,当时零几年时调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多长时间了,当时将近两年,而那时她从招生第一线回来,招生情况可以,由于当前这个戏曲的不景气,不但导致了剧团的人才匮乏,同时也导致了戏曲学校招生困难,当时现在戏曲说是在招生,实际无异于在找生,怎么讲,为了给江苏乃至全国培养这个未来的京剧艺术人才,他们在文化厅的支持下,面向全国招生,京剧表演专业免费生,招免费生,学校是六年,是这样子。六年全部免费,那么当时这次招生,他们在全国进行宣传,那么在一些经济比较好的省份重点搜索,他们深入到了少年宫、学校、文化馆,甚至直接到了那个偏远的乡村,那么终于在江苏、河北、黑龙江还有这个山东招了四十名免费生,质量据说还不错。

其实在这之前她是江苏省京剧院的主要演员,在艺术成就上应该说是有一定建树了,那么当时零几年的两年前呢,到了学校做起了教书育人的幕后工作,心是有没有一些不适应或者是失落。可以说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失落,有些不适应,因为从事的是舞台表演艺术,到学校工作虽然大的是相通的,但是实际上工作是非常地繁忙,也非常地辛苦,但是她觉得这也是必然规律,因为从历史上说,他们京剧演员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那么他们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京剧事业后继有人,所以艾金梅她觉得他们再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那么她觉得也是一种责任,是一个热爱京剧事业、一个工作者的一个自然选择,当年她也是从一个懵懂无知的一个孩子,也是在许多老师的精心呵护、耐心教导下逐步成长起来了(的)。

那既然说到自己的小时候,那么就从小时候聊起,当初是怎么喜欢上京剧的,她想她小时候个性比较活泼,那么也喜欢唱歌跳舞,喜欢运动。当时京剧小京班招生,那么她从此与京剧艺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1977年的时候,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省京剧院相中,把她调进了江苏省京剧院,那么领导根据她自身的条件,让她专攻武旦刀马旦,并且再次把她送进了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她是先到了京剧院,完了以后,又去了江苏省戏剧学校去学习。那到那个学校以后,跟哪些老师都学过戏,先后跟蔡鸣芬老师、周云霞老师等,主要是学习武旦的基功戏,比如《盗仙草》、《挡马》、《战金山》,还有这个《虹桥赠珠》等,那么特别是1983年,赴河北艺术学校参加了全国宋派艺术传习班,又得到了宋德珠先生的亲授、《扈家庄》。其实提到宋德珠先生,这是四小名旦之一的一位大艺术家了,相信她跟他学习肯定是收获很大,确实是收获不小。尤其是对人物的把握,他主张这个武旦不光是武,要在武的当中表现出美、媚、脆,要表现出这个女性的自然美和武旦的艺术美,对她以后的学习和演出,艾金梅她觉得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武旦这样一个行当跟以唱为主的行当还不大一样,确实要付出体力上的消耗,有的时候练功甚至还伴随着这样那样的一些危险,就她塑造的这些巾帼英雄,可以说没有扎实的结实的基本功是无法胜任的,她曾言,确实是这样的,为了练好基本功,那么她呢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节假日也从不间断,一天三遍功,即使是冬天,这个练功服也经常是湿透的,台上的一出戏,那么台下在练的时候,破逼着自己一练就三五遍,那么经常累得也是趴在地上直喘气。她记得有一次一个农民工看他们练功,他说没想到你们当演员的这个练功比我们造房子还辛苦。其实她说到他们戏曲演员的辛苦,一方面是对于戏曲的爱,恐怕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从小骨子里就有一种吃苦耐劳的好强劲,跟小的时候的经历恐怕也有关系,是这样的。她小时候可能是天性吧,她记得冬天一大早就在那个青石板上练功,什么踢腿下腰,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手上那个长满了冻疮,有的甚至这个裂口淌血,那么也从不叫苦。她记得1977年的时候,那时候生完孩子,刚满月,就到排练场练功,接着就参加了省里面的大奖赛,那么还有几次在国内国外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应该说身体非常虚弱,挂了一天的水,临到晚场演出的时候,也是把针头一拔,硬把戏给顶了下来。其实说到戏曲演员的辛苦,这是众所周知的,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心里有没有觉得失衡的时候,或者说想逃离的时候,或者觉得真的是有一种很难得到回报的时候?

她觉得这种想法是经常有的,经常有。但是她又觉得搞艺术,是来不得半点假,台上的一招一式,是汗水滋养出来的,是苦和累修炼出来的,她想如果说投机取巧,成就不了艺术,怕苦怕累,只能半途而废。这么多年来,在练基本功的同时,都演了哪些戏,她觉得反正练基功,这是最基本的,那么在苦练基功的同时呢,她也学演了这个《百老公主》、《白蛇后传》、《两狼关》,后来又学了什么《出塞》啊、《虹霓关》啊、这个《铁弓缘》等刀马旦的戏,那么同时也向这个梅派青衣陈正薇、王派青衣黄晓萍学习了一些青衣的唱念。再说一说在这么多年的艺术实践当中,任何艺术都是有规律的,自己总结了怎么样的一个艺术规律,她觉得对演员来说,做到这个会、熟、用,就是学会它这个经历、这过程,叫会、熟丶用,并不难,但是如果说要达到美的境界,那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苦练过程。

舞台上看了她不少的戏,比如说像那个《火凤凰》,怎么体现这个独特的创意,《火凤凰》这出戏呢,其实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然后又进行了再创造,设计了刀舞、双鞭舞、双绸舞、还有彩带出手,那么糅进了这个艺术体操的技巧。我们看艾金梅在这些武戏当中的一些技巧展示,其实有的也不都是老一辈艺术家留给我们的那些传统的程式,还有一些创新,具体说说。比方说在《火凤凰》这出戏里边吧,其中那个出手,他们就是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出手形式,把这个艺术体操的这个彩带和这个传统的出手结合起来,那么这样呢,就是彩带象征着火焰,边舞边打,显示出在火中搏斗,凤凰涅槃的精彩场面,那么这种表演形式,她觉得能够使观众耳目一新,在平日的演出当中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是的,《火凤凰》这个戏可以说让艾金梅获得了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的最佳表演奖,这个戏应该说也成了艾金梅的一个代表性的作品,并且因为这个戏艾金梅也获得了石城金凤凰的美誉,可见通过演这个戏,我们感受到艾金梅在继承和发展京剧艺术上确实下了很多的功夫。

她觉得京剧艺术只有忠诚地继承好,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老戏出新招,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那么在这方面呢,她平时比较注重学习其它门类的表演艺术形式,平时也比较留心什么电视节目等,发现好的素材能够录下来,仔细揣摩。像在她的一些舞蹈动作里,就似乎能够感觉到一些体操啊武术啊、还有一些舞蹈的影子,这些都是怎么汲取来的?有个阶段吧,艾金梅她天天去体育馆,这个学习艺术体操和武术,教练们看她天天骑着自行车、冒着酷暑,爬着大坡来到体育馆求教,他们也很感动,那么确实是她在那里使她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方说体操的绳操、圈操和彩带,武术的这个醉剑、单剑和这个双剑,那么在后来的这个演出当中吧,她基本上都把它融入到她的戏的当中。

作为一个武旦演员呢,刚来提到的追求的那种美、媚、脆的境界,总而言之一定要美,这种武打不能是这种鲁莽的或者是过于直率的、单纯技巧性的展示,肯定要融入一些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于是有人就说了,艾金梅是武戏文唱,那她对这个怎么理解,他们常说的就是戏无技不惊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情不感人,也就是说情、理、技的结合非常重要。那她觉得演武戏,也要像文戏那样,细读剧本,琢磨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要调动全身的精气神,努力地将,就是运用娴熟的技巧吧,这个去注重人物刻划,努力地将一招一式融入、注入人物的那个性格内涵,一唱一念,融入人物的思想感情,把这一翻一打,化作戏剧动作语言。

京剧界历史上,李玉声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李玉声老师,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出身梨园世家、京剧名家,京剧老生、武生、红生演员,京剧武生名家、红生宗师李洪春之子。

当时从上海到杭州一路过来,(主持人)张培她觉得她的采访目的非常明确,就到他这想来听一听他的艺术历程,可是到了他的家,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她突然对他这个人非常地感兴趣,因为她觉得在他的个性当中有非常异样的东西,比如说他当时那天为他们沏的是上等的好茶,而且拿出的茶具又是那样的专业,自己的推断不知道、“喝茶票友”,李玉声说道。自己的推断不知道对不对,他有朋友、但他交的都是比较精致的朋友,对,那一般朋友到他家来聊天他也是以这个茶具接待,对,那他们一边品着茶一边聊得更多的都是些什么呢,聊的多的是人生吧,聊人生。第二,她就觉得他为什么要换一身袍,来和来他们之间来进行交谈,他穿上这个袍想得更多的是什么,是艺术还是人生,他是这么考虑的,穿上这个长衫以后呢,就感觉到人静下来了,心平了、里边的气也匀了,好像有一种往下沉的感觉、不浮躁了,只要人一静下来、心一平下来,你又气一匀,就有一个和字,中和,就可以想得远,这个脑子也是远,心远能考虑很多问题。他当时的刚才说要穿上长衫啊人就静了下来,思绪可以走得很远,那么这个远是未来还是过去,还是两者都有,两者都有。那我们先谈谈过去吧。

我们都知道他父亲应该说是全国响当当的红生大家,那李玉声他学戏是不是也是受着那个家庭的他父亲的熏陶,有这个关系吗,他从、可以说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他母亲也是个戏迷,他母亲要不迷不会和他父亲结婚,这倒是。他们还是自由恋爱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他父亲四十二岁吧,李玉声他母亲大概是十八九岁和他父亲结的婚,年纪相差比较大,他母亲呢能唱老生《失空斩》,旦角能唱《宇宙锋》,也是一个很有才气的,那个时候有一次堂会,余叔岩也在,他母亲也在那,他母亲唱一段,唱一段呢、余叔岩就把他母亲叫过来了,你唱得不错,他母亲学余,问(李玉声)他母亲说,你认为现在谁唱得最好呢,他母亲说当然是您呢,说除了我呢,那是言菊朋了,对,余老板说我不收学生,如果我收的话我收你了,所以他母亲很迷戏,那时候他父亲又很当红,简单点说吧,和他父亲结婚了,为什么要和他父亲结婚呢,她结婚以后想演戏,在跟他父亲结婚之前他父亲陪他母亲演过戏,他母亲大轴《失空斩》、他父亲倒(数第)二的《古城会》,老爷赶王平,就是一个起霸的时候,很快的赵云一个霸、第二个霸就是王平了,他父亲就把老爷这个靠卸掉、把脸都给洗掉,赶王平,陪他母亲演戏,后来结婚了,他母亲和他父亲结婚以后是为了要演戏,没想到跟他父亲结婚了,他父亲就不让母亲演戏了,为什么呢,那个时候女的演戏要受欺负的,因为当大官要演出这个那个,他父亲怕这个,另外他父亲也养得起呀,一直就不演了。他想象一下如果说他母亲啊、也能经常登台的话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那他父亲说过这个话,如果他母亲演戏的话那比他父亲挣得多,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挂牌的话,他母亲得挂头牌,他父亲和他母亲合作的话他母亲得挂头牌,因为那时候是老生挂头牌的多。那应该说他母亲是心甘情愿扶着他的父亲,对,那应该说是对他父亲非常地爱,那是吧,不然她十八九岁嫁给一个,对,因为他说、自己(张培)所说的这个爱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嫁了他父亲以后这就意味着她的演戏的经历就得中断了,但是她开始嫁他父亲的目的是想演戏,所以到后来是没演了,她居然还能够甘心情愿地去接受这个现实,这点就觉得他妈妈很了不起的。

一般来讲,当一个艺术家成名之后那自己想众人的眼光也是以一种仰望着他的,但是呢,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孩子,他可能看自己的父亲的那个眼光可能和众人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毕竟他是一个艺术家,但同时又是一个父亲,那如果从李玉声他的角度来讲,他对他的父亲是怎样一种评价,从艺术的角度他对他是怎样的一种评价,他父亲呢,那时候李少春曾经问他父亲一句话,他说老爷子,您到底会多少戏啊,带胡子的戏你想学哪出,是带胡子的戏他都会,就这个意思。那是不是可以这样反过来说:没有他不会的戏,在李玉声他脑袋里生行没有他不会的戏,但是怹小的时候还唱过花脸,跟他二叔一个九岁一个十一岁,他二叔唱老生、他父亲唱花脸,两个小孩子养一大家子人了,唱花脸,到倒仓那个阶段还唱过小花脸,怹确实会的是太多太多了,从这点上他是打心眼里崇拜他,那是,那太崇拜了。那作为父亲呢,作为父亲李玉声他又是怎样来评价他的父亲的,他说他爱、他又很严,这两个是又矛盾又不矛盾的,自己举个例子,他们比如说淘气了,他父亲要揍他们了,他真不是真揍,但是他们真害怕,他跟他弟弟两个人有一次因为什么事,给他爸气着了,叫屋里去,把门一关,他打怎么打呢,李玉声现在回忆起来,实际上把他摁在床上,造起了很大的气氛,把孩子给摁在床上,就幅度跟大,这个袖子掀在这、这么一抖啪啪啪啪,跟掸土似的打屁股,实际上是拿这个袖子掸屁股,他们啊就实际上一点都不疼,一点都不疼就害怕,就怕这个气势,他把舞台上那气氛、斩颜良诛文丑的气氛拿上来了。那也就是说他(李玉声他父亲)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表现的都是戏份,真是。他在生活当中啊,很多都是老爷式的,在“我们”(他们)当中也有点神人合一的,关老爷舞台上的气势啊都融在他的血液当中,所以他上场也是关公,很自然不做作,但是就是有威,就是有威震华夏的气派,不是单独的是神,它是神人合一的这么一个艺术形式,他(咱)们演的戏除了《斩岳琪》、《玉泉山》、《青石山》、《捉吕蒙》、《捉潘璋》等等这几出戏,是老爷死后的戏,绝大多数的戏呢,都是他生前的事,他还是个人,所以在他脑子里呢,包括他舞台上表现出来的老爷是神人合一的,他又符合了老百姓的要求、神佛的要求,实际上他又是个人,是个特殊的人,所谓特殊,就是又是神佛又是人、舞台上这么一个艺术形象,说明他是这么表现的。

可不可以这样说,就在他父亲身上很多技巧我们都可以传承,就是他这个威严气势,那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拿得下来的,哎,说的也是,“我们也是败家之子”,起码是自己,真是学得太少了,很遗憾,他指的这个学得太少是怎么讲,一个戏学得太少,他们这是这样,只有通过学戏,才能掌握住这些东西。那为什么呢,因为家里条件这么好,他父亲会的戏那么多、很多方面的因素,你比如说现在、好多年了都是这种情况,演戏太少,舞台上你看一年演几出戏啊,自己学了这些,不是说够了,应付演出是够了,好多戏都忘了,因为老不演呢,你学了、叫老爷子费那力气劳那神出汗干什么呢,又心疼父亲。知道他说到这心里很难过,他父亲对待这样的一种状况、他父亲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他父亲那时候有过这样一句话,那是在八十年代初吧,说京剧啊,一个宝盖一个元,怎么回事,完了,说京剧完了,本来京剧应该是一个宝盖一个玉,对啊,那玉字没了,那玉字跑他这来了,就变成元了。那如果是按照这样一个否极泰来泰极否来的规律,那他认为这是不是必然呢,他认为这是规律,那么为什么他还要那么难过呢,李玉声他说,当然难过了,我们没有回天之力,那如果按照这是一个规律的话,那我们只能是顺应这个规律走,就可惜这些京剧艺术了、这些传统的东西了,这些东西太妙,奥妙无穷,它是个玄学啊,能不能这样来理解,就是说他心里难过的就是没有赶上这么一个慢慢上升期他没赶上,而他赶上的正好是京剧往下坡走的这个时期,他对京剧还会有憧憬吗,他有这么一种看法,如果扎基础用哪个派别扎基础,那就坏了,那注定这孩子艺术前途死亡了,你不能发展了。那么老师还有这样一句话,他可能在教的时候是从流派起步,但教到一定程度老师还会给孩子一个忠告,像我者死也,是不是在学流派基础打好以后、还要突破,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学戏的规律呢,对,但是这样,你比如说作为这个学老生,你不能开始用马派打底子,也不能用麒派打底子,也不能用言派,都不成,你用余派可以,余派是不得了,余叔岩余派,那为什么要用余派打底子呢,它很中,中正,中正之路,他曾经谈的流派这个问题、提倡流派,提倡大家学流派,你就注定了这个学流派的艺术前途没有发展了,他不能突破了,因为他的基础就这块,李玉声他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就是很简单,像书法那样,正楷练好了,以后就可以、基础要打好,他曾说过余派中正、道非常正、中锋不是侧锋、它不会歪的,出不了毛病。你基础扎的非常牢,很博了很深了,会的也多了,你自然而然的你自己就能够走出一条路来,不是马派张派谭派,不是这派了。李玉声他在学戏的时候一开始是学余派的吗,他跟贯大元贯先生学的,他属于老谭派,余叔岩余先生也是老谭派出身,老谭派可以,新谭不成,老谭派是谭鑫培,新谭派是谭富英,学新谭派恐怕要出毛病,那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家那个高超的艺术造诣,小孩还不懂什么事呢,鉴别能力也差,他一学肯定要学歪、没有辨别力,可能就把他好的学来了、可能有些不好的也一块带进来了,对,学差了,那不是人家流派差,而是这个学生的不能理解基础差,所以说他认为现在提倡这个派那个、不是好事。

那我们谈完艺术,我们再来谈谈生活,因为他曾也跟我们说穿上这个长褂长衫可以想到艺术,也可以想到生活,那么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他父亲教会了他们演戏之外,在生活上面他又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做人。做人,太大了,虽然两个字,但这个题目涵盖面太大了,能不能举一些小小的例子。他父亲呢,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演员,特别是在塑造演这个关羽戏的关羽,活关公嘛,他虽然有这么深这么高的艺术造诣,但是用他一句话来说,我头块牌和七块牌不让,头块牌就是挑梁子,七块牌呢,你比如说他父亲在中国京剧院的时候,叶盛兰杜近芳《悦来店》,他还肯来华忠,就是他不计较排位,不计较名位,脑子全在艺术上,为了一棵菜,就头块牌七块牌不让,这大概是王瑶卿王校长说的,老洪啊,你头块牌七块牌都不让啊,后来他父亲自己也说,跟李玉声他也说过这话,这个看来,是他的为人做人,有的人我就要、特别是现在,还是水货呢,就觉得不得了了,“我”拿着劲,心说京剧都这样了,你还拿什么劲,是不是,京剧演员到底你有多大的份,多大的资格,允许你这样,你有这回天之力吗,把京剧兴盛起来,你还拿那个份,没必要,太没必要。他父亲呢就不是这样的,在家里包括那个小孩,来了,您找谁啊,这孩子还您的您的,在六十年代,他那个棉鞋打个包头、裤子有的打个补丁,很简朴,跟人特别和气,要不文化大革命啊,自己也害怕,就两张大字报,人缘太好了,蹬三轮的拉板车的见着他父亲,包括他父亲见着他们,都特别和气,那时候掏大粪的、到院里掏大粪的,您来了,他父亲,“来喝杯茶吧”,都是这样。名气很大了,三十年代真是了不得的人物啊。另外还有一次,他说了几句话,到现在为止李玉声他拿它当座右铭,他还悟不透,又是座右铭自己还又悟不透,哪几句话,有一次他在他爸屋里就他们爷俩,他在那打扫桌案,自己在那看一剧本,他就自言自语地说,“我活到七十岁的时候,回忆我六十岁,还是个孩子呢,我到八十岁的时候、想想我七十岁,还不懂事呢,今年我九十了,我再想想我八十岁的时候、我还不会做人呢,当时李玉声他没有很深的感触,后来他1990年回到杭州以后又想起他爸这几句话,自己这辈子也悟不好啊,因为那个时候他开始能够想自己过去的事了,这个事做得不大好嘛,也是爸爸这些话启发的他,特别是他退休以后,他老想这几句话,他想他也得想想他自己,六十了想想自己退休之前那些事情,虽然有委屈,也有自己造成的、也有别人有意识的、过不去的,总之是不舒服的事吧,过去呢还想想别人这样他不对,逐渐逐渐地到现在他就老想到自己的不对了,虽然他(自己)也受过委屈,是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他感觉脾气啊太重要了,脾气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的脾气不好,过分坦诚,说好听一点坦诚,什么话在肚里都存不住,有什么说什么、都倒出来,爱发火,这就造成了一些使人家不能接受,人家不能接受,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利,想到自己起码这个脾气要改一改吧,要让人家过去一点,他有时他是嫉恶如仇,人家有一点不对的地方,不值得他发十分的火,五分就够了,他是发十分,人家就受不了了,能发五分就发三分或者两分,他就记得李少春一句话很高的,他这话是和刘长瑜说的,刘长瑜和他说的,说你发脾气的时候啊,先起三笑,别火。哎,那时候刘长瑜跟他说,他感觉到好像就聊天似的,现在他感觉这也是座右铭啊。好比说我要拍桌子、要骂人了,哈,骂不起来了,人家也能接受了,自己就说这些前辈真是不得了,不但有高超的艺术,而且做人也高超啊。要不然说我们这什么都高超不了,艺术高超不了,因为做人就不高超,艺术怎么能高超,先要从做人起呀。

戏曲人生是什么意思

戏曲人生。指的是以人生为主题的戏曲或者是以人生比作的戏曲。有的时候人生就像一场戏一样,和戏剧里边的高潮低谷是尤为相似的。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是人生和戏曲是有所不同的,戏曲的发生和结果都是确定的,但是人生可以通过人类的改变而改变的

京剧界历史上,张慧芳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张慧芳老师,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之一、京剧名家、有名京剧演员、有名梅派青衣、京剧名旦、旦行中的佼佼者。

话说2005年全国青年京剧大奖赛她是金奖第一名,那当时她是和王艳并列第一名。记得好像她从1991年开始就参加大奖赛了。其实大奖赛她参加了好几届呢,从第一年1987年,当然那个时候因为小,剧目没选好放弃了,然后1991年参加就是荧屏奖,然后2001年参加的是优秀表演奖,然后2005年得的金奖,就是一步一个台阶,最后到达了顶峰的水平。

其实她也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她是21届,而且国内的还有省内外的这些奖都拿了不少了,为什么2005年又要参赛,是不是非得要拿一个金奖还是怎么着,她言没想那么多,因为总感觉有一次参赛的机会,是一个进步学习的机会,跟同台的演员互相交流呀,看看别人怎么演出,再就是也想展现给观众一些个自己的东西,具体说能否拿名次,那些想得很少,你看她参赛剧目是《谢瑶环》,而且前边是《花园》,后边是《大堂》,这个声腔的反差非常大,但是她运用起来还是很自如,而且好像不像是一般的参赛演员,你看运动员也是,他比赛的时候他铆劲,这个参赛的时候,好像也是把200%的力量都用出来,可是看她在比赛的时候好像不是这样。她觉得是跟年龄、性格都有关系,就是年龄大一些个,就是成熟一些个,而且他们演戏它也不是竞技,虽然说是比赛,它跟体育还是有区别的,他们是在舞台上展现艺术,并不是说你铆上120%的劲,你就能发挥得特别好,她还是在讲,尤其是心态平和才能更好地展示吧,还是应该依照人物,如果超越了人物,只是技巧的话,那成杂耍了。

她当时是湖北省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了,但是了解到好像她不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吧,她是河北人,她原来是河北艺校毕业,在河北省京剧院工作十多年,后来1999年才调到湖北省京剧院的,是这样。那是受家庭熏陶,家里边有没有人从事这个京剧,有,她父亲是他们京剧乐队的伴奏员,她因为很小就在家里她父亲练功,拉胡琴、弹月琴哪,他们姐妹几个经常就跟着唱啊,就也教他们父亲,后来呢,有一个时期,在孝感,要说起来这是她跟湖北的渊源了,有这么一点,好像是缘分似的。因为她父亲在孝感工作过十多年,那个时候他们家就住在剧场旁边,天天看戏,自然而然的好像就很喜欢了,受这种熏陶嘛,然后他们姐妹几个都学,但是最后也就她一个人走上专业道路了。那么在戏校里边也是跟别的戏校一样,就是学戏、练功啊,一共是几年,因为他们是中专七年,在这个当中呢,她记得她一入学,开蒙戏就是《红鸾禧》,就是《豆汁记》花旦戏,但是过了这一学期彩排之后,老师发现她不太适合唱花旦,说这孩子性格这么稳,文静、太蔫儿,有点太稳当,说让她学青衣吧,然后第二年就是《女起解》,学青衣,但是那个时候呢,嗓子又很窄,有嗓子就像他们老师讲,就像小猫音儿一样,说这孩子这将来会怎么样,不知道这嗓子能不能打开,也很替她着急。他说那时候,她父亲就也她只要礼拜六礼拜天回家的时候,她父亲就给她吊嗓子,经常也帮她,就是找发音,但通过那几年的锻炼吧,声音应该是有很大进步了。那几年当中呢,老师就是为了让他们这个基础更扎实一些,也学了一些个带有武打的戏,像《白蛇传》呢,就是身段的戏,就花旦的《小上坟》、昆曲《金山寺》,这些戏都学过,就是为以后的发展呢打得比较坚实的基础吧。就是武旦或者刀马的这些基本功也练一练,也练,倒不一定非得唱这出戏,对,因为这个都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因为你演青衣,尤其是演一些新编戏,可能会遇到一些个不同的人物需要你这个手段的时候,那你没有,现练你就来不及了。

听说在湖北的时候,排了一出《三打白骨精》,这听名字,就应该是有点武打的在里边吧,是,她演白骨精,这用上了小时候这个,这就算是用上了吧,这是在戏校,那戏校学完了之后,是不是又水到渠成,很自然地分到了河北京剧院,想起来是那样,就是分到河北省京剧院,那当时在那个年代来说,他们省艺校毕业分到省京剧团,应该是最好的归宿了吧,因为省艺校毕业的分到省团,有的好多分到市里的,那么他们分到省里头了,在那儿也就待了很多年,这个期间呢,也就是随剧团下乡演出,宫女、龙套、边边沿沿的都来,就是缺什么就上什么,这个当中她觉得对她的这种各方面的锻炼吧,都起到一个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你在场上一个主演,你要清楚别人在干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是从底下干起的,就是从宫女丫鬟,这样就是自己在场上我就唱主演,她也非常明白,不是说自己从小就唱主演,其它的我都没有来过。那段时间就是主演也唱,宫女也跑、丫鬟也上,二路、三路这些个,就是锻炼的机会非常多,因为那个时候一年他们要求基本上要演两三百场戏,也正是和这些老艺术家的同台演出和交往过程当中,是不是也让她产生了一种需要再提高和深造的这么一种想法,这个人她觉得是一段时期的满足之后,就会有不满足,当时可能那个阶段,她的思想也就到那个境界,就是她分到省京剧团了,她可能相对的思想没有太大变化,她就在那边演出工作,后来呢,又想考中国戏曲学院,但是那个时候呢,等于是错过了好几次机会吧,没考了,后来又是觉得,想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就想出去闯一闯,他们就到湖北,也是别人介绍,说这边也缺这个行当,她就试一试吧,因为第一次出门,胆子其实很小,但是觉得试一试再说吧,当时考完了之后,他们觉得非常需要他们,这样她1999年就调到湖北来工作了。

那么后来呢她如愿以偿地进入到中国戏曲学院,不过这次深造,可是够高的,一下就是研究生了,大概学了几年,三年。这段时间,她觉得对她的艺术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这时候,她年龄也逐渐成熟了,阅历丰富了,在学戏的时候呢,理解就跟小的时候学戏又不一样了,就比较深刻地能够去理解戏里头,包括老师教给你的东西,那么这几年当中呢,她又跟刘秀荣老师、李维康老师、蔡英莲老师、艾美君老师、还有很多老师吧,就学了一些个《霸王别姬》、《白蛇传》哪,《谢瑶环》哪,反正有一部分戏吧,是在这几年当中又加工过的。这三年的时间,收获一定不少,比如说再(在)创造人物方面,不知道记得是否很准确《杜十娘》那出戏是不是就在研究生班后期排的,这个《杜十娘》之前可能已纪排出来了,但是她接手第二个《杜十娘》的时候,是2003年开始的,那个时候,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成品,立在舞台上了,而且演出反映都非常好了,后来赵院长、蔡老师、关雅农老师就是又找到她,问她能不能演这个角色,当时首先第一个想法就是说,自己应该把它接下来,因为这是一个又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实践的机会,当然接了之后呢,她又挺后怕的,因为她觉得,海燕都演那么好了,自己再演,到时候演得不好,或者是不成功怎么办,当然赵院长还有一些老师啊,也是帮她打消这个顾虑,他说你演就有你的特色,那么她呢,就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色,因为首先唱上来说,她是程派,自己不是程派,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嘛,在学校很多领导、老师包括这些小姑娘他们2002班的大本生同台演出帮她,真是也特别爱听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代表年轻人的心理,就是帮助她塑造这个人物。她基本上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她2005年得金奖的这个《谢瑶环》,那么她参赛的这两个片段,前面还是《花园》、还是女装,翻过来下一场就是《大堂》,就要小生,还要改变声腔,在这么短的时间当中,做到这么快速地角色的转换,觉得一定有她自己的一些理解。张慧芳她觉得这个戏主要还是把握住这个人物吧,谢瑶环这个人物,她的基调,她是一个思想敏捷、嫉恶如仇,又不乏闺中少女的那种妩媚,就是这几个基调,那么在你每一场出现的时候,你要给观众,让观众认可,这就是这场当中的谢瑶环,你比如说她第一场出来,她是见武则天,就是跟武则天、跟圣上讲江南的这些事情,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体现出她的才智、她的沉着、冷静,那么到后边呢,就是她受命之后扮男装,那么对他们来说,这肯定是弱项,但也不能因为你要去练,不能就让人看着完全一出来就是女的,那样这个戏就整个她就塌一大块了,所以在这个上面她的确也下了一些工夫,她跟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说你小时候学过小生戏吗,她说没有,因为他们这些基础就没有办法跟她们当年比了,她们小时候肯定都学过一些小生的戏,那么她就只能是重新开始,天天就是练脚步、甩发呀,当时就是甩完之后,这脖子就疼,又酸又疼,这头都低不了似的,但是这过程是必须要走的。再就是她在公堂上她审案的时候,这种思维的清晰,就是怎么来对这些个秉公执法、怎么对这些权奸恶霸,她要把她的,她的政策怎么实施,这要一步一步地深入,要有气势,就应该演出那个气势来,正义的那个气势。这时候你弱,如果念白上你要太弱,太像女的那就不行,镇不住了就,你就是给人感觉压不住台了,那么想他们平常都是小嗓习惯了,那么这时候,你要完全是小嗓,就太女性的话真的就太软。

京剧界历史上,京剧名家陈淑芳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

陈淑芳老师,国家京剧院优秀梅派青衣、杜近芳老师的弟子、京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京剧名旦、有名表演艺术家。

陈淑芳老师,我们知道陈淑芳当时是中国京剧院的主要演员了,同时也是杜近芳老师的高足了,也是梅派的优秀传人。那么到零几年为止,从艺也这么长时间了,观众朋友特别想了解一下她的从艺经历,打小就喜欢京剧,是的,她是12岁考进戏校的,那个时候戏校叫、他们那个时候跟现在不一样,那个时候叫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那阵儿是全北京市招生,那么北京市有很多的学校、很多的学生,当时都是样板戏,都得会唱样板戏,考试的时侯呢,就觉得考试的老师就进来了,她当时记得有一个叫刘盛通老师,一进来这个老师就在这么多人当中,突然冲着她就来了,她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小时候,可能当时她记得她戴一个白纱巾,穿着一个那种灰的,那阵的衣服都比较素了,灰的衣服,可能那阵还挺,因为老参加宣传队还比较、稍微比较出众,就带点范儿,说不出来,完了这个老师刚一进来,这么多人就冲着她来了,冲着她来以后,她当时挺害怕,她说这个老师我不认识呀,他就来了,他就问她,他说你是哪个学校的,他说你一会儿考试的时候别紧张,就这么说。为什么到现在还记住呢,就觉得当时这个老师给了她就跟吃了一个定心丸似的,她就心里小声地琢磨,怎么不对别人说这句话,为什么单对她说这句话呢,她就心里有底,他就告诉她不要紧张,当时她也经常演出,还行,一点也不紧张,完了老师让考的时候,就是说你叫什么名字,老师教一段、唱一段,陈淑芳她都特别出众,说白了就比较出众,就这样一关一关闯一关,她就闯入了最后一关。

进校之后,这个学校的生活跟她想象的一样不一样,是不是觉得哎呀,怎么这么艰苦呀,他们当时进校就是说为样板戏培养接班人,他们的练功是非常非常苦,他们是京舞体三结合,京、舞、体,京就是京剧,舞就是舞蹈,体就是体操,三结合训练基本功,还有体操,那就是说如果做不了演员这一行,还可以做体操运动员,只能这么说吧,但是他们都在学,这是基本功。那么唱念的呢,基本功的老师,就是一段唱要学一个学期,就是这么一段唱,打下基础,当时老师一字一句地教他们了,她就记得那个那个样板戏,他们班演《红灯记》什么的,比方老有小片段,当时京舞体,舞蹈、电影什么在一块同时演出,她总是他们班的、从小就是他们班老是爱演出的那个,就是一演出谁,就演。因为学习成绩还算比较优异,这样呢,基本功也非常的扎实,这是一直到1976年。1976年,在学校这几年就一直在学现代戏,传统的功底没有,传统戏因为那阵不让学,实际上那阵他们觉得基本功呢,有些东西呢,比方《扈家庄》啊,他们也学基本功,但不能叫《扈家庄》,只能叫《出征》,反正就给它改了一个名儿,就革命性质的,就不能说是传统戏里边的《扈家庄》这样。那传统戏呢,当然跟现代戏您不知道,传统戏有很多水袖呀,脚步、人物都是传统的人物跟现在截然不一样,我(他)们得学,必须加紧学,那么他们就因为也有那个基本功了,再一个他们开始学习传统戏的基本功,当时呢他们也学了很多戏,环么学到1979年,四年,当中也学了不少戏,但是京剧东西非常地深奥,学这几年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呢他们班1979年,学到1979年以后,以后再说,就是实验团的期间了,就是戏曲学院的实验团。那样就说1979年毕业以后她就等于是毕业了。毕业以后呢就等于就是领导就没把他们班给解散,因为就觉得还欠缺很多的东西,所以呢就留着、就全部也是工作拿工资也演出,就叫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实验京剧团这个当中就对他们特别的有帮助、有好处,对将来的工作有好处,虽然他们工作了,但他们并没有完全离开校门,继续跟老师深造、学习,完了同时马上就能演出,所以她又到,因为她是1987年才调到中国京剧院的,这段时间一直在实验团,那么边学习边演出,就弥补了一些舞台实践经验少,刚刚毕业就到剧团工作这个中间缺乏中间一段、缺乏舞台实践的缺憾,他们就没有。就是说从纯学习到纯演出,中间呢没有断代,没有断。

那么到了中国京剧院呢,顺理成章地还是成为主演,那个时候都演过什么戏在一团,她是1987年就调到了中国京剧院一团,调到那儿以后呢,她不是调到那儿马上演不上戏,没有,她调到那儿就跟、她记得就跟那个冯志孝老师合演《赵氏孤儿》,她不会这戏,现学的,现跟那个杨淑蕊老师学的,这是北京团的戏,她不会,完了后来又跟冯志孝合演的巜苏武牧羊》、跟于魁智一块合演的那个什么《四郎探母》等等,但是呢就这么演出,刚刚调到中国剧院等于走向社会了,你别看她调到实验团老演出,还没出这个学校的大门,走到中国京剧院是真正地走向社会了,出了学校的大门,那么就说演了这些戏以后呢,但是总觉得自己呢总觉得缺点什么,要想更高地提高自己,在舞台上就觉得还得需要艺术造就高的老师来指点,当然周围还有好多老师、朋友、贵人帮忙都是说怎么样才能够更好,艺术上能够提高,有的老师就说你特别适合学习杜近芳老师的戏,哎呀,这真是说到她心里了,她从实验团,就原来在学生时期就老听杜老师的带子,她就特别特别特别喜欢,但是没想过想拜,不敢想、觉得奢望,觉得杜老师艺术特别高,虽然爱听但是能不能收,这种想法就觉得不敢想,不可能吧,老是这样想,那么到了中国京剧院有人提,完了就说当然愿意了,非常喜欢了,那老师很多老师说,我给你介绍,当然朋友帮忙,我给你介绍,说她那个、拉的那个跟老师一块合作的,那京胡二胡老师我们都认识,说的那个都在京剧院里头吗,看能不能帮忙,试试、成不成,她说那好吧,她心里头、他说那怎么能见到杜老师,正好有一天杜老师在北展剧场演出,他们说演完了以后再去找,杜老师演完以后,你就踏实,演出前有点紧张,她就等着、一直等着,等到杜老师演完以后,完了这些老师,还有杜老师这些琴师、二胡老师就带她去了,杜老师正在卸妆,完了老师说,这儿有一个学生杜老师、特别喜欢您,想跟您学戏、也想拜您,您看看、您收不收,您看看行不行,杜老师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说的,我没看过你的戏,我怎么知道你适应不适应学我,不能随便地收啊,她想也对啊,完了她说的你什么时候演出啊,杜老师问什么时候演出,我看你演出。可是当时她没有演出,恨不得马上就当时演让杜老师看,但是那个场合不适应了,后来她忽然想过杜老师我现在没有,但是自己有演出的录像带,原来在实验团演出的录像带,还有在来到京剧院、刚来到京剧院那些录像带,她说录像带也行,陈淑芳她说那太长了一个个大戏,她说我这样吧,她说老师,要不您看得太长了,我把每个戏的精华、主要的场次我给你汇集到一个带子上给您看,好啊,哎呀,她就很快、很快就把这个事情给做成了,就赶紧汇集到一个带子里给杜老师看,她没有想到杜老师看完以后特别高兴,杜老师说赶紧办这拜师会,速办、俩字、速办,当时她觉得杜老师是马上要出来演出,演出完了回来就办了,陈淑芳她就记得是1988年的8月,就马上就办,当时她记得那个《戏剧报》就报道一篇文章,把她们这个拜师会的这个气氛就叫速办的拜师会。

这个杜老师在舞台上是很美的、仙子一样的,但是她教戏是不是很严厉,是,她可以这么说说,她回忆记得杜老师跟她说《霸王别姬》的时候,那时候拜师以后了,拜师以后,有一次中国京剧院有个演出《霸王别姬》,可能是要杜老师演,完了杜老师特别什么,她说小陈,管她叫小陈,她说小陈刚拜了我,我不演了,我把这个戏交给小陈,我来让她演,就把这个机会给陈淑芳她了。哎呀,当时特别的,冬天她记得,特别高兴,她就去了,冬天非常冷,她就去上杜老师家学,但是她原来也学过《霸王别姬》,但是这个不是拜的杜老师,就要跟杜老师一招一式地学,再提高,完了以后她就去了,去了当时她说,我不能就这么去,老师教我一定很累,她当时想,就买了,也不知道怎么着就想买两个大西瓜,冬天买两个西瓜,就提着去了,因为那阵还,不是现在,真不知道买什么去了,去了杜老师没说,刚到家,快快快小陈,我得给你说戏什么的,杜老师特别,了解杜老师的人,特别冬天、特别习惯穿一个红的那个坎肩,就是那个坎肩,披肩似的,那么一个就跟棉坎肩似的,里边是丝绵的那种坎肩,护着这个后背什么的,护着,当然里边有毛衣套着什么的,那她到杜老师家,杜老师也是这身,套着一个、最外边套了一个红的棉坎肩,说戏、赶紧说,杜老师说我说你别动,因为她一边说自己一边动,那不就乱了吗,你先静静地给我看,好,她就坐在那儿看,杜老师这一上午一直到12点多,一直在说,一边说一边表演一边唱,你就想吧,这《霸王别姬》从头到尾说,这应该什么,她就注意自己这眼睛一直就看着、看着,她是越坐越冷,老师说是越来越热,你知道什么程度,一热了,棉坎肩脱了,就剩厚毛衣,一会儿又出汗了,厚毛衣,她这儿一脱自己直冷,紧接着把薄毛衣,尽里边就是一个秋衣,就是一件衬衫,就半秋衣就一件了、脱了,就剩一件了。她说杜老师说话一直说,就这么样说,你可想而知,自己是越坐越冷,她是浑身全都是汗,《霸王别姬》又舞又唱,又什么的,说完以后就吃饭了,吃饭了说,杜老师家有个小保姆,就给她做饭,吃吃吃,自己哪吃得下,她心里头,又是感激又是,她(陈淑芳)真不知道说什么,杜老师说吃啊,对她特别热情,吃啊吃啊。她说吃,杜老师您呢,我吃不下去,你想她一直说戏,她那个心里、她这人都在,特别辛苦,杜老师就渴,这时候杜老师,我吃你买的西瓜吧,她当时真是有一点安慰,不知道是什么心理,觉得、吃西瓜、因为解渴,冬天,她吃好多西瓜,她心里有点安慰,但是又难受,杜老师吃不下饭,给她这么累,当时那心情真是难以的形容,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这个是记忆犹新的,这是说《霸王别姬》,非常严格,完了你说她要是严格的话,那就还有《白毛女》了。

戏曲人生和戏曲人生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jiufaka.com/1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