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会盟 春秋时期的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弭兵会盟,以及春秋时期的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公元前576年的弭兵之念春秋时期的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中外会议发展历程公元前576年的弭兵之念弭兵会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弭兵会盟,以及春秋时期的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公元前576年的弭兵之念
  2. 春秋时期的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
  3. 中外会议发展历程

公元前576年的弭兵之念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共有两次,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

这两次弭兵会盟中比较有名的是在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7月举行的那一次。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与以往的会盟不同的是,以前的会盟都由国君亲自参与,这次弭兵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四国的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了会议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这次大会史称“弭兵会盟”。

春秋时期的弭兵会盟是怎么回事

弭兵,指平息战争,平息战乱,求和。在春秋历史上有两次“弭兵”运动,而这两次弭兵都是宋国倡导的。

第一次

鲁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79),宋国执政者华元与楚国令尹子重、晋国中军元帅栾书是好友,他听说晋、楚均有议和的意愿,便从中撮合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弭兵会议。但是,至此弭兵,晋、楚两国都没有什么诚意,只是使得两国矛盾得到一时的缓解,到鲁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春,楚国首先违背弭兵约定,向郑国、卫国进攻。次年,晋国进攻郑国,楚恭王率军救郑。晋与楚在鄢陵大战,楚国大败。第一次弭兵彻底破产。

第二次

从春秋前期的齐桓公称霸,到春秋中叶末期,各大国为了争霸厮杀了一百多年,搞得中小国家吃尽了苦头,它们要向大国进贡,有时候还会成为大国争夺的战场。而地处晋、吴、齐、楚交通要道的宋国和郑国更是如此。这一时期,晋、楚两国也因内外争斗而疲惫不堪,于是再一次由宋国发起了弭兵运动。

宋国的执政者向戌与晋、楚两国的当权者赵武和子木都是好朋友,他想利用这层关系,在诸侯间再次发起弭兵运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晋、楚、齐、曹、宋、卫、郑、鲁、陈、邾、滕、许、蔡等侯国的卿大夫和小国君主在宋都商丘会盟。会上通过了“晋、楚从交相见”的决议,即让晋的盟国朝楚、楚的盟国朝晋(齐、秦除外)。因此,除齐、秦两国外,双方的盟国同时承认了晋、楚的霸主地位,从而结束了晋、楚争霸战争。

弭兵会议后,晋、楚两国之间在四十年内没有发生冲突。战争的中心转移到了东南地区的吴、楚,吴、越之间,吴、越兴起,先后北上争霸中原,卧薪尝胆之类的故事也就发生了!

中外会议发展历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会议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进行交往和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社会致力于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努力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所谓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国际会议的产生:国际会议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国际会议源自古代国家的外交活动。它最初是两个国家的代表会晤以处理彼此关心的事务,后来逐步发展到数个国家以集会的方式解决涉及相互利益的问题。在古代,东西方都有过原始形式的国际会议。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曾存在过诸侯国家集会的实践。例如,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和宋、鲁、卫、吴等国的诸侯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又如公元前564年的“弭兵之盟”,参加的有14国之多。在西方,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已有各方召开会议讨论战争或媾和问题的描述。古代希腊,则有过城邦之间的邦际会议。比如有名的“近邻同盟”,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全体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作出有约束力的决定。然而,不论在东方或西方,上述这些集会只是国际会议的雏形。

进入中世纪之后,随着封建君主制的巩固和民族国家的成长,国际会议形式在西方获得了新的发展。其突出表现是由罗马教皇多次召开的所谓“万国宗教会议”。这些会议的参加者包括欧洲各国的僧侣代表,也有世俗国君的使节。会议不仅讨论宗教问题,还涉及世俗问题。到15世纪,宗教会议除讨论那些重大的宗教问题之外,还探讨一些政治性问题,如国际冲突等,对当时的国际关系曾产生不小的影响。在这些会议上,国君及其使节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与会的代表团初步具有了“民族”的性质。可以说,万国宗教会议是国际会议的前身。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会议,首推17世纪中叶在德国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这次会议旨在解决30年战争(1618年—1648年)问题。当时欧洲大陆的多数国家,如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新教诸侯、瑞典、法国、西班牙等,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经过各方长时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648年10月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结束了使欧洲大陆饱经战乱之苦的30年战争。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之中,和约对欧洲大陆的国际关系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开创了近代国家间通过举行大规模国际会议这种形式来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先例。这次会议虽在组织及程序上还不完善,但仍解决了许多技术性问题,如礼宾礼仪规定、代表的位次、代表的全权证书等问题。会议中出现了大量的磋商和斡旋。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之后,国际会议的实践不断丰富。18世纪有旨在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乌特勒支和会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jiufaka.com/5320.html